資料圖:小學足球隊在進行訓練。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中新網2月1日電 教育部網站今天發布《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發展報告(2015-2017)》(下稱《報告》)。《報告》稱,經過三年的努力,校園足球工作開局良 ...
![]()
資料圖:小學足球隊在進行訓練。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中新網2月1日電 教育部網站今天發布《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發展報告(2015-2017)》(下稱《報告》)。《報告》稱,經過三年的努力,校園足球工作開局良好、發展模式日趨成熟,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價值認識有待提高、機制化推進工作有待加強、資源條件短缺狀況亟待改變四個方面。 《報告》稱,校園足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有條件的地區投入校園足球工作的經費甚至超過中央財政投入的校園足球扶持資金,而條件薄弱的地方甚至難以設立校園足球扶持資金。三年來,國家和地方已經在加強校園足球師資的引進、培養、培訓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投入了很大精力和財力,切實提高校園足球發展的師資、場地、政策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明顯加強,但仍需要久久為功。有些地方在校園足球的教學、課余訓練和競賽組織方面存在不充分、不到位的現象。 《報告》稱,對校園足球價值的認識有待提高。社會上普遍存在“重智育、輕體育”的傳統觀念,以文化課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業的最重要標準。不少家長擔心孩子踢足球會影響學業成績。一些學校限于硬件、師資等條件難以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教育部門和學校需要用翔實的數據、科學的論證有力證明足球等體育活動不僅不會影響學生學習,還會促進成績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家長、學生對校園足球綜合價值的認識,內化為發展校園足球久久為功的“韌性”。通過積極努力和有效宣傳,讓全社會認識到發展校園足球并非“急就章”,而是強化學校體育、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的本來要求;并非國家的外在要求,而是學校體育深化內涵發展的重要內容;并非“一時熱鬧”,而要務求實效。當然,培育和形成校園足球文化需要一個過程,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從基層抓起、從群眾性參與抓起的精髓要義所在,距此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報告》提到,機制化推進工作有待加強。各地限于人力、財力、資源保障和傳統思維與思維定勢等的影響,在校園足球工作中,地方不同程度存在著“重規劃、輕督察”現象,文件和規劃是下發了,但抓校園足球工作的“招數不硬、措施不實”問題依然突出,推進校園足球工作的硬招和實招不多,相關措施的針對性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注重比賽等活動的開(閉)幕式等形式主義問題也確實存在。 《報告》提到,資源條件短缺狀況亟待改變。大力推進校園足球以來,校園足球發展的條件明顯改善,但組織管理力量薄弱等問題十分突出,全國和地方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沒有專職工作人員,這是制約校園足球下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長期以來,學校體育工作屬于“小三門”,在辦學條件、師資配備等方面缺口較大,需要在人員編制、資金投入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