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视频免费_008080跑狗论坛云淡风轻_嫩草视频在线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日本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爱情岛论坛在线

游客您好
第三方賬號登陸
  • 點擊聯系客服

    在線時間:9:00-20:00

    客服電話

    13889952555

    電子郵件

    1463302555@qq.com
  • 掃描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

白馬山上尋白馬

發布時期:2021-1-22 10:33
閱讀:12638 回復:0

(一)“問:可以說白馬不等于馬嗎?答:可以。問:為什么?答:‘馬’是對馬‘形’方面的規定,‘白’則是對馬‘色’方面的規定,‘色’與‘形’的規定是不同的,所以,白馬與馬也是不同的……”這是一段發生在我國 ...


(一)

問:可以說白馬不等于馬嗎?

答:可以。

問:為什么?

答:‘馬’是對馬‘形’方面的規定,‘白’則是對馬‘色’方面的規定,‘色’與‘形’的規定是不同的,所以,白馬與馬也是不同的……”



這是一段發生在我國歷史上戰國時期的經典對白,故事的主角公孫龍提出了著名的邏輯問題——白馬非馬。

相傳當時的趙國有一禁令,馬匹不得出城,可公孫龍卻騎著一匹白馬要出城,被守門的士兵攔了下來,公孫龍便以“白馬非馬”與之辯論,把守門的士兵給辯“懵”了,結果自然騎著馬出城去了。

當然,這個故事在邏輯學上屬于典型的偷換概念,可公孫龍若是去過惠東白盆珠,將這樣的概念用在白馬山,或許就說得過去了。

 

(二)

白馬山,屬于蓮花山脈,海拔1256.3米,橫亙在惠東、海豐兩縣,在惠州境內眾多山峰中,其高度排行第三。山上不僅可以俯瞰整個白盆珠,還可以看到奇松、怪石、峭壁、云海,山下有清澈的溪水和陡峭的峽谷,卻唯獨沒有白馬!



當然,對于白馬山的得名,當地老百姓有著自己的說法:

由于山形極具個性,白色的巖石構成了崢嶸的骨骼,傲立于群山之巔,遙望群峰,外型酷似奔馳的白色駿馬,便有了“白馬山”之稱。


圖片


只不過,去過白馬山的朋友,會更加篤信另一種“眼見為實”:白馬山主峰附近有巨型巖石狀似白馬,其由三座凝灰巖構成山脊,望去像是排骨狀的石骨,奇特險削,默默若處子,赳赳如武夫,氣象獨特,世所罕見。

 

(三)

登白馬山,須是晴日,一路上奇、峻、艱、險,非日光覆蓋且腳踏親歷而不能體驗。

白馬山山脈由西往東北排列,似一扇擎天屏障立于天地間,整片山脈盡是大塊裸露的不規則白色巖石,其形既若白馬,也若猛鱷、若犀牛,若堆疊而起的層樓,鬼斧神工,無怪不成,如此種種,也就形成了白馬山“十八洞天”“九曲十三彎”之奇觀,也有了“江心頂”“王母點兵”“將軍帽”等多處別具特色的景點。



登山途中,只見滿目蒼翠,在陽光的掩映下會越發顯得生機盎然,加上山中絕壁飛瀑、怪石古松、險澗奇洞比比皆是,僅“吊腳丫”的“一線天塹”,就集怪石、飛瀑、險澗上百處,保存著原始風貌而更顯脫塵絕俗,尚未開發的白馬山成為其景觀的精華所在。



曾有“驢友”就在登山時望見過白馬山的神異佛光景象:清晨,霞光照耀下的主峰上空,現出一尊朦朧的佛像,周圍閃耀著七彩光圈,連天上的白云也被映得璀璨……



更有人感嘆,登白馬山那一路,風景太美,隨便怎么拍都是一幅絕美的畫面,只可惜,目之所及,那里的千峰競秀、萬木崢嶸,遠非視線或是鏡頭所能涵蓋,也非筆墨所能描述。

 

(四)

山上雄奇峻秀,怪石古松遍布,山下卻是另一番景致。

有一條河叫白馬河,為鵝卵石河床,白馬山的溪水聚集一處,奔涌而下,流入白馬河,使得河水好像一條舞動的銀色飄帶,從山下的村落里飄過,流水終年不斷。



千百年來,山下的村民們依水而居,種植水稻、花生等農作物為生,生活雖算不上富足,卻造就了一種古村、古樹、古道的淳樸魅力,白馬河兩旁古樹成蔭,賦予了白馬村如詩如畫的圖景,而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吸引了眾多珍稀動物前來棲息。

據當地村民介紹,山上時不時可見“猴出沒”,這除了“眼見”,還有著科考以及公開的報道佐證。



“棲息古樹被人侵伐,群猴集眾包圍工人,停止砍伐乃得脫險。”這是記錄在1933年9月21日《工商晚報》上的一則新聞,內容稱白馬山山勢高聳,素來多野獸,其中以猴類最多,當時,山上還有白馬古觀一所,道侶數十人。

雖然猴類與人類互不干擾,但在當年9月13日,“沖突”還是出現了:古觀的道人召集多名雜工到山上伐木,被樹上一只老猴看見了,遂發出“聲震山谷”的吼聲,一時間樹林中竄出許多猴子,洶涌而下,奪取工人的刀斧器具,工人們見狀只好向老猴哀求,并聲言不砍伐該樹,該猴似解人意,即向工人點首,讓群猴散去。

相較于彼時《工商晚報》報道內容的“邪乎”,今時《惠州日報》的報道更“講科學”。

2017年5月,有科研人員在調查時意外發現,有數只藏酋猴出現在白馬山上,后經廣東省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鑒定,明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藏酋猴后,此次發現也將藏酋猴中國分布區域的南界從南嶺繼續南擴,成為目前已知藏酋猴最靠近熱帶、海拔最低的發現點。

 

(五)

不少國人都知道,瓷器,于我們國家而言,是一種文化,一種傳承。

可如果將白馬山與瓷器關聯起來,很多人或許會詫異,只是不必過于驚訝,白馬山腳下還真有個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白馬窯址。



2019年7月,“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展覽在故宮博物院齋宮開幕,展覽是以龍泉青瓷為視角闡述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鑒與發展,來自白馬山的白馬窯也在此次故宮博物館展覽亮相,它們和真正的龍泉窯青瓷同場展出,勾勒出了龍泉青瓷生產技術傳播、互鑒發展的軌跡。

那么,為何白馬山下會有這個白馬窯址?

原來,窯址地處白盆珠鎮蓮花山脈東支白馬山西側,白馬山下的白馬河等河流縱橫交錯,水位落差較大,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為瓷器生產帶來極大便利。

加上白盆珠及鄰近的安墩等地,產出的“白泥”屬高質量瓷土,為白馬窯提供了充足的陶瓷制造原料。生產瓷器的瓷土經過水碓的煉制、沖洗等工藝后方可制作,聰明的“白馬人”便利用水位落差,搭起碓寮安裝水車、水碓煉制瓷土。



研究發現,白馬窯出土的瓷片基本同屬南方青釉瓷系統,花紋多竹刀花和暗花,胎質細膩潔白,釉色晶瑩,技藝精巧。當地人常說,白馬村一帶有99條窯,產品遠銷東南亞,顯然,陶瓷業在當時的白馬山下相當發達,并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外。

至于這條路是怎么走的,你何不也來白馬山走上一遭?

1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東江發布(編緝)-本文作者
這個人很懶,什么也沒有留下。
12638 0 2021-1-22 10:33
掃一掃關注官方微信號

崇德尚法 社會管理 愛國教育

滾動新聞
“立德樹人德法兼修”,是新時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德法共治的必然要求,要求切實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實效性。我們致力于德法文化傳播、愛國教育、社會治理社區矯正服務,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
13889952555
關注我們
  • 訪問移動手機版
  • 官方微信公眾號

Powered by Discuz! © 2017-2021 德法網( 粵ICP備17142761號 ) 技術支持: 嘿老頭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