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廣東省文明辦、省婦聯聯合在廣州舉辦“頌百年風華 傳紅色家風”——“少年兒童心向黨”活動成果展示暨2021年度廣東十大最美家庭揭曉儀式。 ...
10月24日上午,廣東省文明辦、省婦聯聯合在廣州舉辦“頌百年風華 傳紅色家風”——“少年兒童心向黨”活動成果展示暨2021年度廣東十大最美家庭揭曉儀式,深圳郭麗英家庭、佛山李建華家庭、河源古志奮家庭、梅州黃敏文家庭、東莞謝東陽家庭、中山黃躍進家庭、湛江林偉明家庭、肇慶黎賢花家庭、揭陽林少平家庭、省直曾科學家庭獲選。 入選的十大最美家庭中,有的積極傳承紅色家風,有的熱心公益,也有的投身鄉村振興,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他們以實際行動,傳播著家庭文明正能量。 紅色家風代代傳 紅色基因,深深地扎根在黃躍進家庭的血脈中。退休后,黃躍進積極擔任義務宣講人,向青年一代講述父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事跡。“我的父親母親經歷過這樣的烽火歲月,到了我們這一代,就很希望能記住這段歷史,并將這份紅色精神傳播出去。”他說。 2019年,黃躍進出版《五桂山兒女英雄傳》一書,講述革命過往。他的父親黃旭曾任珠江縱隊第一支隊情報站站長等職,并與當時的中山獨立團衛生員伍麗珍結為伉儷。 1949年10月30日,時任獨立團政委兼石岐軍管會主任的黃旭,代表中山獨立團向兩廣縱隊獻旗,見證了中山解放這一歷史性偉大時刻。 現在,黃躍進家庭四代同堂,父母堅韌不拔、不怕苦不怕累的紅色精神,也成了他們成人成才的家風家訓。 為照顧九十多歲高齡臥病在床的老母親,黃躍進主動學習護理知識。“家里的晚輩也都孝順,對老人很是關懷。”在黃躍進看來,給孩子們樹立榜樣,是父母的職責所在,也是踐行好家風的體現。 這次獲選的林偉明家庭,同樣將紅色家風作為一家人的精神支撐。 新中國成立前,林偉明參加過地下黨和游擊小組。在組織領導下,她加入婦女救國運動,積極開展抗日宣傳、組織發動群眾開展革命斗爭,既在自己家中掩護革命人員轉移和養病住宿,也為游擊戰提供物資和通訊聯絡工作。 此前,林偉明榮獲國家頒發的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70周年和建黨90周年紀念章兩枚。她介紹,自己和丈夫林何養育了3個孩子,很早前便定下艱苦樸素、勤儉持家、互相幫助三條家規,從小教育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據了解,為進一步引導廣大家庭和兒童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家風、建設美好家庭,自今年3月10日起,廣東省婦聯還在全省啟動“少年兒童心向黨”系列活動,包括百年黨史知識巡展、“唱支新歌給黨聽”兒童歌曲大賽、親子誦讀比賽及創意繪畫大賽等。 至今,活動共開展百年黨史知識巡展4373場次,觀展人數達180多萬,收到兒童歌曲比賽及親子誦讀比賽作品308份,創意繪畫大賽作品超1.5萬幅。 過程中,廣大家長帶領、陪伴少年兒童學習“四史”,既強化了愛國意識,也厚植了家國情懷。 播撒希望與溫暖 今年獲選的十大最美家庭中,也有不少熱心公益的家庭。 他助養聾啞孤兒十余年,與患癌妻子一同創作詩歌,治愈廣大病友;他退休后深入貧困戶家中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并教育孩子懂得禮、義、廉、恥,把幸福小家構筑成反腐倡廉的堅強堡壘;他曾到南太平洋島國參與送醫送藥工作,疫情發生后堅持與妻子緊守抗疫一線,向社會傳遞溫暖...... 來自東莞的謝東陽,本職工作是一名交警。2014年,他認識了一位腦癱孩子,自此燃起了自己的公益情懷。 同年11月18日,風信子服務隊誕生。“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夠忘記不好的過去,重新開始。”謝東陽說。 公益之路充滿了艱辛。憑借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人民警察的職業擔當,謝東陽不畏困難,與家人一起利用業余時間,為腦癱孩子及其家庭持續提供公益服務近7年。由他發起的“風信子的微笑”腦癱人群關愛項目,至今已累計幫扶85戶家庭共91名腦癱人士。 “我的女兒霏霏在家庭熏陶下,堅強、不怕吃苦。”謝東陽笑著說,酷愛舞蹈的霏霏2018年考取了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學,也初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來源:南方+ 記者陳伊純 通訊員 邱麗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