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記不清為多少人物和事跡濕過眼眶,只知道,他們中的任何一位,都是我們應該企及一生去敬佩和學習的。 文明在平凡中綻放,美德在感動中傳承。“感動惠東”人物評選已成功舉辦了五屆,每一屆,都有不少來自各行各業的道德模范涌現出來,這些感人肺腑的事跡,是催人奮進的力量,指引我們帶著感動繼續出發,永遠朝向美好的遠方,接力奉獻,傳遞希望。 ①文化傳承 活水源流隨處滿 東風花柳逐時新

惠東本土農民畫家葉來聰,被稱為“中國速畫第一人”,曾1小時20分鐘畫了6幅國畫。 從未上過美術學院的他,只因癡迷丹青,60年如一日堅持揮灑畫筆,把對家鄉的摯愛全部溶于了畫中。曾騎著一部老舊自行車,行程40萬公里,歷時三年走遍惠東的山山水水,創作了巨幅百米國畫《美麗惠東百景圖》;創作了600多幅反映惠東高潭革命老區斗爭歷史的連環畫,還有惠東的十大民心工程建設地、港口珍稀的紅樹林、海龜灣以及世界奇觀雙月灣等都被他盡收畫中,留下了珍貴的史料作品。畫中蘊含的情感,或許就是他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古稀之年的葉老期待文化能代代相傳,從不吝授受,經常到學校和老年大學免費開班授課。目前,還自籌資金100多萬元,在家鄉興建美術館,為宣傳惠東的傳統文化和發展旅游文化竭心盡力。
②奉獻傳承 遙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來

點滴之行,匯聚大愛之城。是他們用一言一行、點點滴滴匯聚了2500多人的民間志愿力量。這支成立于2013年的惠東愛心群志愿者協會真正踐行了“哪里需要幫助,他們就會出現在哪里”。 臺風時,城市的每一處被臺風殘酷洗刷過的地方,都會有志愿者走過的身影。他們上路指揮交通,協助交警進行交通引導,路面清理…… 火災時,他們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協助消防官兵維持現場秩序和后勤支援…… 這支愛心隊伍,活躍在縣城主要交通路口參與文明交通指引、在街道和市場為商戶和商販提供文明引導;向群眾介紹禁毒知識、普及消防安全知識…… 這支愛心隊伍,會主動為燒傷兒童、白血病患者等發起捐助。會經常發動愛心企業到鄉鎮學校捐資助學;會定期看望敬老院老人、關愛福利院小孩、關愛單親特困家庭、關愛異地工子女、關愛留守兒童…… 惠東幾乎所有的重大活動,也都有他們的全程志愿服務。 也許他們期待的,只是有一天:“你教會了我,我成為了你” ③責任傳承 士不可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

“作為警察,經常會遇到危險,群眾有困難的時候我們就要挺身而出,第一個想到群眾的安全?!被輺|縣公安局白花派出所民警朱遠鵬,在2018年8月30日特大洪災面前,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為群眾換來營救的“黃金一分鐘”。 轉移受困群眾時,沖鋒舟失去動力被洪水沖向下游。緊急關頭,朱遠鵬等人來不及考慮個人的安危,拉著救援繩跳下水去找物體拉住沖鋒舟,順利將最后一名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后,朱遠鵬連同沖鋒舟被洪水沖走,竭盡全力掙扎上岸后昏迷不醒。可當他清醒后,又不顧疲勞和傷痛,第一時間與單位取得聯系,嘗試歸隊繼續參加救援行動。 也許,就是在他心中扎根的這一份責任和善意,讓人感動和安心。 ④愛心傳承 愛之花開放的地方 生命便能欣欣向榮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而對非親非故的孤寡老人,她卻默默照顧了20年。 同樣出身貧苦之家的黃未花,南下打工來到惠東縣黃埠鎮一家工廠做普工,在出租屋附近認識了孤寡老人薛烈,惻隱之心讓她給老人做了一碗熱飯,沒想到,這飯一做就是20年?!斑@么多年了,我早已經把他當成我的父親了,對他始終有一種牽掛?!秉S未花很勤勞,幾乎每天都外出打零工,但每天中午和晚上,她都會回來給老人做好飯菜,喂他吃完。只要自己有一口吃的,就不會虧待了老人。 薛烈哮喘病發作時,是她背著到處去治病,才從鬼門關將薛烈拉回來。臺風時,是她不顧個人安危,冒著狂風暴雨從工廠沖到薛烈家中,把老人安全地背出了漏水的房屋。生病時,也是黃未花放下手中的工作,每天背著老人去醫院看病打針,細心照料下老人身體才逐漸好轉。 有時候,舉手之勞尚且讓人沒齒難忘,而在這個普通的婦女身上閃亮的大愛,足以感動全城。 ⑤道德傳承 蓋醫之為道 所以續斯人之命 而與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

朱保才是惠東縣安墩鎮梓橫村的一名赤腳醫生,出生中醫世家的他曾經被邀請到惠東平山一家醫院坐診,可他因為擔心村民如果出現一些急病無法得到及時的救治而放棄了。隨后,他扎根農村50年,為村民提供常見病和多發病醫療服務,診療過的病人約21萬人次,疑難雜癥約800人次。 六七十年代農村沒有衛生站,一個醫藥箱就是朱保才的全部家當。不管刮風下雨,吃著飯,只要病人求助,哪怕村民住得再遠,晚上再晚,他二話不說抓起藥箱就急忙趕過去;朱保才醫德高尚,體恤疾苦,遇到家庭困難的患者,他通常不收費或少收費;他醫術精湛,治愈一例又一例疑難雜癥,讓許多慕名而來、瀕臨絕境的病人重燃生活的希望。 這個村子他一住就是一輩子,這份職業他一干就是一輩子。朱保才是我國鄉村赤腳醫生的一個縮影和典型代表,他代表著一類人,更代表著我們小時候最溫暖的記憶。這雖然是一個平凡的職業,但他們的工作卻不平凡,他們在村里不可或缺,他們為解救我國一些農村地區缺醫少藥的燃眉之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歲月有情生命才豐富,心存恩惠時光才圓滿。總有一股力量,在我們周圍,潤物無聲;總有一些面孔,讓我們凝視,久久觸動。哪里有感動,哪里就會有勇氣,也許是“您”教會了我,我成為了“您”,也許是曾被溫柔以待,事無巨細,均饋之以社會…… 感動,從沒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