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縣努力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近年來,惠東縣搶抓大項目、大平臺落戶的重大機遇,留住人才有實招,聚力筑牢“暖心巢”。五湖四海、廣納英才,聚焦本地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優勢產業,惠東縣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機制,拓寬引智渠道,創新人才服務體系,注重引進行業高技能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創建更加靈活、開放、有效的人才集聚機制,讓產業選才、項目引才,實現人才供需精準對接,形成高水平人才集聚的磁場效應為惠東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完善體系:每年啟動200萬人才專項資金 政策是“撬動”人才創新創業活力的強力杠桿。惠東縣聚焦人才工作痛點和難點問題,精準把脈、精細施策,充分為人才松綁,讓人才迸發活力。 除了構建黨管人才新格局,惠東縣政策體系持續完善。先后出臺《惠東縣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意見》、《惠東縣工作顧問聘任管理暫行辦法》《惠東縣資助定向培養緊缺醫療人才工作方案》《惠東縣科技企業孵化器及眾創空間認定和扶持辦法》和《惠東縣高質量發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項資助辦法》等支持人才發展若干措施文件。此外,設立了惠東縣人才資源開發專項資金,每年啟動資金200萬元,專門用于高層次人才引進、開發、培養和獎勵等。 優化配置:人才運轉系統動起來 惠東縣實行靈活引才方式,按照“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發現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理念,積極探索創新,開展選聘高校、省級醫院專業技術人才到醫院等基層單位掛職、實行組團式幫扶,幫助縣人民醫院解決管理和技術難題,推動提高醫療技術水平。近年來,有9位博士“組團式”幫扶、68位專業技術人才到惠東縣人民醫院,開展醫療技術指導工作。2018年,柔性引進1名工作顧問支持惠東縣革命老區建設。同時,借助華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優勢,每年邀請專家到惠東縣開展農業技術指導,與梁化倫信農業公司共同籌建“廣東惠東蔬菜科技小院”,服務農業產業發展,為惠東縣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
2020年7月16日,惠東縣人民醫院“拆彈專家”主任醫師廖馭國成功為高齡患者拆除“顱內不定時炸彈”。原來,廖馭國團隊成功為一名82歲頸動脈重度狹窄的患者實施頸內動脈支架植入術。此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歷時2小時奮戰,順利完成,此手術為該院第一例頸動脈狹窄介入治療四級手術。 惠東縣注重面向民生,精準引才。圍繞醫療事業發展,該縣2018年定向引進1名心腦血管學科帶頭人劉揚,成立心血管介入室,開展了各類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完成各類手術近3000臺次,四類手術1300余臺次(包含各類復雜病變及左主干病變,心源性休克等高危病例),其中冠脈內OCT術是惠州市首例,手術量和技術水平居惠州市前列。2020年精準引進1名神經介入學科帶頭人廖馭國,組建了卒中中心,完成神經介入手術近400臺,部分技術填補了惠州市醫療技術空白;先后被評為國家初級卒中中心、國家示范綜合卒中中心;縣人民醫院介入取栓技術在全國排第13位,在全省排第3位,帶領惠東縣醫療人才隊伍技術能力快速提升。
此外,惠東縣還通過暢通渠道,多方引才。2012年以來,通過公開招錄、人才引進、人才回流工程等千方百計引才納才,全縣錄用公務員793人、招聘事業單位人員950多人、高層次人才354人,吸引25641名惠東籍高校畢業生、外出鄉賢回鄉創業,支持家鄉建設。 精準需求:培育渠道寬起來 搭建舞臺、成就事業,是對人才最好的激勵。有適合人才成長成才的舞臺、施展本領的平臺、相互競技的擂臺,才能更好地讓人才干事創業、發揮作用。 惠東縣面向基層一線,培育人才。該縣貫徹落實《惠州市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十條措施》,選派50多名優秀青年人才開展“雙向掛職”鍛煉。實施“農村黨員人才回鄉計劃”,儲備后備干部290名。組建四支人才服務隊,打好“科技+醫療+教育+法律”人才扶持基層組合拳,采取“集中會診”“一對一”等方式,選派近百名專業技術人才精準匹配到各村產業鏈上。近年來,培養335名副高級職稱以上全科醫生,其中有65名來自鄉鎮,極大提高惠東縣醫療水平。 另外,該縣集聚創新載體成就人才。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惠東職業中學資源整合,提高技能人才培訓供給能力。推動惠州學院惠東時尚創意學院積極開展鞋包技術服務、學術交流、產品研發等工作。在縣技工學校建設了35間實習實訓室,與86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打造集技工教育、公共實訓、及時研修、就業指導等功能一體的技能人才培養綜合基地。成立惠東人才驛站,利用海王子學習型酒店北京大學南南學院“社會觀察”教學基地、清華大學校外培訓基地、北京大學校外培訓基地等優秀資源,不定期開展宣講創意、交換新知、探討學術、實踐創意、分享技術等各種創新交流活動20多場,為惠東產業發展、技術攻關、人才培養提供智力支持和便捷服務。設立惠東縣教師發展中心,打造“教研訓一體化”教師人才培養集訓基地,開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培訓班,共培訓4427人次。入選惠州市“首席技師”4人、惠州市“拔尖人才”1人。黨的十八大以來,開展高層次人才愛國主義教育、國情研修、專業素質能力提升等各類集中培訓近11萬人次。支持鼓勵企業建設博士工作站、新型研發機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孵化器、加速器等創新平臺,對孵化器、創客空間運營主體,給予10-50萬元資金支持。 加強輪崗交流盤活人才也是其中一項措施。該縣開展縣直單位高層次人才深調研,根據人才意愿和專業情況,“量身定制”人才個人職業規劃。近年來,提拔交流93名高層次人才,打通人才交流渠道,引導人才在合適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 以人為本:貼心服務暖人心 良好的人才生態環境,是人才成長的沃土、發揮作用的溫床、拴心留人的關鍵,要做到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 首先,加強政治引領政治吸納。惠東縣實行高層次人才“政治雙優先”,優先推薦擔任“兩代表一委員”,充分發揮專家人才的“資政智囊”作用。 另外,推行“人才貸”金融服務。率先在全市推行惠東縣“人才貸”金融服務,為7家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所在的高新技術企業共授信7000萬元,有力緩解了疫情因素資金周轉的困難。 構建“一站式”服務體系讓人才更安心!惠東縣啟動配套建設人才公寓、產業人才專家樓1384套,緩解了人才住房緊張問題;發放人才卡400張,提供醫療、旅游、酒店住宿等個性化優惠服務。建成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窗口,為全縣高層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學、入戶安居、津貼申領、金融服務等服務,近年來,累計發放高層次人才津補貼7939.5萬元,安家費305萬元。
計劃 積極推進新時代人才強縣戰略 南都記者了解到,接下來,惠東縣將積極推進新時代人才強縣戰略,堅持人才引領,以才興產,產才融合,鼓勵核電、新材料、新能源、大數據等高層次人才集中的大型企業建設高水平技術中心和高端人才工作站;引進一批新材料、大數據、新能源領域高端人才;調整人才驛站布局,打造以縣黨群服務中心為總站點,新材料產業園、兩大科學裝置等分站點協同作戰的“兵團式”人才驛站群;加快建設縣鎮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培育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助力該縣鄉村振興。啟動實施惠東“山海人才”評選工程,培樹優秀人才典型宣傳,提升人才工作和人才的社會影響力,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濃厚氛圍。 數說 惠東全縣人才總量17.88萬人 目前,惠東全縣人才總量17.88萬人,其中:研究生364人,高級職稱1525人,高技能人才2497人。建成1個院士工作站、2個博士工作站、2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和3家眾創空間。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8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0家、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7家、市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37家,7個鎮獲評省級技術創新專業鎮。
|
2021-03-02
2021-07-19
2024-01-12
2021-07-02
2021-07-29